不光影响视力!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

【不光影响视力!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本文转自:健康报
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早期认知发育 。 这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团队得出的研究结论, 研究论文日前在线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上 。
不光影响视力!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
江帆团队长期研究生活方式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建立了覆盖10省市、超过22万名儿童的生活方式及健康发展研究队列 。 该队列建立于2012年, 科研人员从母亲孕晚期开始进入研究, 至今已经随访至儿童10岁 。 通过对这些儿童进行数据追踪, 研究人员阐明了婴幼儿生命早期屏幕暴露不同轨迹对认知发育的影响规律 。
研究人员前期通过学龄前队列数据研究, 发现上海市有76%的儿童在2岁前就开始接触电子屏幕, 24%的儿童在1岁以前就开始与家长一起被动看电视 。 除了接触屏幕年龄越来越小以外, 屏幕暴露的时间之长也令人忧虑 。 以刚进入幼儿园的3岁儿童为例, 其每日平均接触屏幕时间长达2小时50分钟, 78.6%的儿童超过了每天1小时 。
研究人员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 对儿童的认知发育、语言及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定期评估 。 研究发现, 6岁以内儿童的屏幕暴露随年龄增长主要有3种轨迹特征:一组是6岁以内屏幕暴露持续较低, 一组表现为早期增长特征, 还有一组表现为后期增长特征 。 对这3组儿童的发育水平进行对比研究, 发现:刚出生后, 婴儿无论是发育水平还是气质类型都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在之后不同的屏幕暴露轨迹影响下, 儿童在6岁时的认知功能(韦氏智力量表测量)和心理行为问题出现了显著差异 。 以屏幕暴露持续较低组作为参照标准, 早期增长组总智商水平减少6.7分, 后期增长组减少8.2分;其中, 后期增长组的语言理解和知觉推理能力更低, 早期增长组的认知熟练分数更受影响, 可下降10.6分 。 在心理行为方面, 相较于屏幕暴露持续较低组, 早期增长组儿童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增加, 尤其是注意力方面受损更加明显 。
研究结果显示, 6岁以内每天屏幕暴露始终控制在1小时以内的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是最好的 。 如果在婴幼儿阶段早期就出现较多屏幕暴露, 即使后来屏幕暴露有所下降, 仍然可以对儿童产生显著不良影响 。
研究人员解释, 这是由于婴幼儿阶段尤其是3岁以内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阶段, 这一时期在真实世界丰富的环境刺激下, 儿童对此的积极认知处理会使大脑前皮层和各脑区的功能进行迅速连接, 从而形成认知控制所需的网络 。 但对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 儿童大脑所采取的策略是被动处理, 长期暴露在这种屏幕刺激下, 会导致认知控制网络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 因此, 在0~3岁过度屏幕暴露会影响儿童的认知控制能力, 进而影响总智商水平以及注意力发展, 并导致多动行为增多 。 而3岁以后屏幕暴露显著增高的儿童, 其智力水平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语言理解能力和知觉推理能力较低 。
江凡提示家长, 应尽量避免让2岁前尤其是18月龄前儿童接触电子屏幕, 2岁以后儿童屏幕暴露时间应该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 。
不光影响视力!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
文:通讯员 姜蓉 健康报特约采访人员 胡德荣
不光影响视力!电子屏幕暴露或影响儿童认知发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