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知道的13个吃饭习惯

不好好吃饭,美食也能成为“酷刑”——轻则导致营养不良、精神不振,重则诱发各种病痛 。那么,为了吃饭的健康大计,日常饮食中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健康的饮食习惯呢?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食物的营养高低越来越受重视,但大部分人关心的往往是某种单一的食物有什么营养,而忽略了吃饭方式是否健康 。以下是13个健康的饮食习惯 。
1、饮食六宜
宜早:人体经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些饮食,精神才能振作,故早餐宜早 。
宜缓:吃饭细嚼慢咽有利于消化,狼吞虎咽,会增加胃的负担 。
宜少:人体需要的营养虽然来自饮食,但饮食过量也会损伤胃肠等消化器官 。
宜淡:饮食五味不可偏亢,多吃淡味,于健康大有好处 。
宜暖:胃喜暖而恶寒 。饮食宜温,生冷宜少,这有利于胃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宜软:坚硬之物,最难消化,而半熟之肉,更易伤胃,尤其是胃弱年高之人,极易因此患病 。
2、三餐有别
早吃好,午吃饱,晚餐适量 。
3、营养均衡
配制合理的饮食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 。不挑食,不偏食 。
4、定时定量
吃饭有规律,定时定量,能使胃肠道有规律地蠕动和休息,从而增加食物的消化吸收率,使胃肠道的功能保持良好状态,减少胃肠疾病的发生 。
5、少吃多餐
进食少,血液中的糖浓度低,身体分泌的胰岛素就少,胆固醇的水平就降低,体内脂肪也会减少;但要注意,不论吃多少餐,总热量不应超过一日三餐的总量 。
6、节制饮食
节制饮食不仅能减轻胃肠负担,而且由于机体处于半饥饿状态,植物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受到一种良性刺激,从而调动人体本身的调节功能,内循环均衡稳定,使免疫力增强,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趋向于平衡,有利于提高人的抗病能力 。
7、讲究卫生
饭前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
8、饭前喝汤
我国居民用餐习惯一般都是先吃饭、后喝汤 。从科学卫生的观点看,先喝汤再吃饭比较好 。因为人在感觉饥饿时马上吃饭对胃的刺激比较大,如果吃饭前先喝点汤,就好像运动前做预备活动一样,可使整个消化器官活动起来,使消化腺分泌足量消化液、为进食作好准备 。
9、站着吃饭
医学家对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用餐姿势研究表明,站立位最科学,坐式次之,而下蹲位最不科学 。这是因为下蹲时腿部和腹部受压,血液受阻,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影响胃的血液供应 。而吃饭时,恰恰是胃最需要新鲜血液的时候,某些胃病可能与下蹲式就餐姿势有关 。
10、细嚼慢咽
细嚼可使食物磨碎成小块,并与唾液充分混合,以便吞咽 。
同时,嚼还能反射性地引起唾液、胃液和胰液等消化液的分泌,为食物的进一步消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
11、喜吃苦食
苦味食物不仅含有无机化合物、生物碱、萜烃类,而且含有一定的糖、氨基酸等 。苦味食物中的氨基酸,是人体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的必需物质 。
苦味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帮助人们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下松弛下来 。
12、心情舒畅
吃饭时情绪好,食欲增强,血液循环良好,胃肠的消化功能强,免疫力增强;如在吃饭时情绪压抑和郁闷,则会影响食欲,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降低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降低人的免疫力 。
13、预防“饭醉”
症状:有一部分人因吃得过饱,即使不喝酒,往往也会出现酒醉状态,即饭后思绪紊乱,昏昏欲睡 。
原因:这是因为人吃进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后,其中的葡萄糖能在胃里转变为酒精(乙醇),这部分酒精被人体吸收后,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症状 。
防治:要预防“饭醉”,关键在于避免暴饮暴食 。
【女人要知道的13个吃饭习惯】

    推荐阅读